抬高底部 共赴高质量:上海集团化办园探索
2023-11-20 20:47:56
抬高底部 共赴高质量:上海集团化办园探索
——“集团化办园专题研究组”展露上海学前教育年会主题论坛
2023年11月16日上海学前教育年会论坛上,上海托幼协会副会长周洪飞、静安区芷江中路“玩颜”发展共同体理事郑惠萍、浦东新区冰厂田教育集团理事姚健、黄浦区瑞一健康运动教育集团理事吴超伦及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方钧君,以“抬高底部 共赴高质量——上海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主题,和线上与会者分享了“上海市幼儿园集团化办园专题研究组”的研究成果,就上海市集团化办园的现状、经验、挑战和突破策略展开专题研讨。托幼协会副会长、研究组负责人周洪飞主持了主题论坛。
论坛围绕四个话题展开:(1)理认识:上海学前集团化办园的现状如何,与高质量幼儿园建设有怎样的关系?(2)察问题:上海集团化办园面临哪些挑战?(3)用策略:如何应对挑战? 取得哪些成效?(4)向未来:对于集团化办园寄予怎样的期望?
1理认识:上海学前集团化办园的现状如何?
与高质量幼儿园建设有怎样的关系?
从2015年先行试水到全面推进,上海集团化办园已走过近十载光阴。截止2023年10月,全市16个区都组建了教育集团,共有100个教育集团,基本覆盖了全部的公办园,其中5个区已经启动或将启动第二轮集团化办园。集团化办园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成员构成和办学举措体现综合性的冰厂田教育集团,以项目引领为特点的芷江中路幼儿教育集团,聚焦主题研究的瑞一健康运动教育集团等。
“要切实发挥引领园示范辐射作用,领衔组建若干个紧密型学前教育集团,通过项目引领、整体托管等方式,全方位支持幼儿园质量提升,推进区域学前教育办园质量整体提升”。集团化办园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在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的当下,承载着推进学前教育办园质量整体提升的历史使命。
2察问题:上海集团化办园面临哪些挑战?
三位集团理事长分享了集团化办园过程中各自所遇到的挑战:一是成员园等靠要,“拿来就用”或是“照搬照抄”,想直接“移植”领衔园的经验做法实现“弯道超车”。二是集团化办园后出现千园一面或齐步走的情况,如何避免同质化是当下面临的挑战;三是集团规模过大,众口难调,核心园压力大,资源被稀释。
基于研究组的调研,挑战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区级层面需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如加强集团化办学管理机制,加大经费和编制的保障等。(2)集团层面需加快对集团化办学机制的探索,包括集团组织管理机制、集团教师培养机制、集团造血机制等。很多挑战都与机制建设相关,如优质的领头园较少,自身造血速度赶不上输血,在自身发展和集团发展共赢中面临挑战;集团校际教师的流动与办学深耕之间存在矛盾等,因此亟待加快集团化办园机制的探索。(3)集团成员校的动力机制建设。成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避免等靠要,如何从借力、助力走向自身发力。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亟需区、集团、集团各成员校的积极探索和协同努力。
3用策略:如何应对挑战?
取得哪些成效?
基于上述问题,各理事长建言献策,分享了行之有效的策略。姚健针对集团众口难调的问题,提出要对集团成员校按照发展阶段和需求进行了分层分类,开展针对性地支持。以“抬高底部、做强中部、点亮头部”的分层引领机制,激发成员校的内生性发展动力。
面对成员园等靠要的问题,吴超伦提到关键是要激发集团内每所幼儿园的“自建”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设计了“纵横贯通”的集团研究路径,形成“共性问题一起攻关+个性需求给予支持”的集团共同发展和园所特色发展齐头并进的愿景。横向上通过龙头引领、资源共享、交流共研、优势互补等措施路径,增强在幼儿运动这一特色项目推进上的力量与能效;纵向上优化项目研究的深度,立足集团内园所自身的基础与特色形成独特的项目研究成果,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升。
在避免同质化的问题上,郑惠萍提出“两个观点+三个策略”,首先明确集团化不是简单移植办学理念与管理文化,共同理念引领,是影响而非替代的观念。此外,通过形成一个“集团+低结构研究院”的项目研究中心,组织两个层面的研究共同体,建立三项共建联动协作机制,以构建“集团+项目”体系化的组织架构与机制创新。
方钧君老师也指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当下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命题。集团化办园的目的是促进学前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办家门口的好学校,让老百姓能公平地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因此集团化办学,不是成员校“等靠要”核心校优质资源的单向输入,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一种名校模式,而是通过资源共享、知识互动等,促进各所学校更高水平的自主内涵式发展,提高每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在集团化办园过程中,每个园所都是集团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应强调每一个节点的动力作用,不能依赖于核心校的单向喂哺,而应强调集团所有成员校的“共享、共生、共建、共赢”,从而让集团的教育从“一枝独秀”走向“百花齐放”。
4向未来:对于集团化办园寄予怎样的期望?
展望未来,大家表达了对集团化办园的愿景和期待。
吴超伦:打造一个能打破固定模式,能按需而入,按需能选,共研共进、互通互融的区域生态教育共同体。
郑惠萍:一方面赋能建设园自主办学能力,另一方面引领园寻求新的突破,在平衡与不平衡中共同推进学前教育办园质量全面整体提升。
姚健:“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让每一所成员校都被“点燃”、被赋能;“散开”之后成为照亮一方天地的“星星”,共同组成高质量办学格局的“天幕”。
方钧君:集团化办学的初心是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我们要“集而团之”,促进集团学校间的深度合作真实发生。
最后,上海市托幼协会副会长周洪飞作了总结发言,她坚信学前教育集团能在“自建、助建、共建”的和谐关系中聚力突破,携手发展,打造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集团化办园新样态,使集团化办园在高质量建设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与价值,收获丰实的成果与质量。
(报道人:青璧玉 方钧君)